鐵道攝影客辛酸談開版前言
以前持續寫了快要五年有關在職場上人力資源理經驗分享,兩岸三地的粉絲還挺多的,自從離開職場之後,除了偶而寫寫文章發表外,已經鮮少在部落格上寫文章了!只是,在迷上鐵道攝影一段時間之後,覺得應該把一些經驗與成果分享給大家,所以,就決定再開始來寫寫有關鐵道攝影的文章!
其實在台灣已經有很多關於鐵道攝影前輩的書籍、雜誌或部落格,我這算後輩只能算是個人經驗的分享,如果爾後內容有些不足或錯誤,還尚請諸位鐵道攝影前輩們不吝指教囉!
在開版的第一篇文章,我想先跟大家分享的是「什麼是鐵道攝影」?還有鐵道攝影要注意的一些事情。
首先,可能很多人跟我一開始拍火車時,會直覺誤以為火車有好什麼拍的?相信很多人會把鐵道迷跟鐵道攝影這兩種身分混在一起視之,其實鐵道迷是從鐵道紀錄與鐵道文化角度切入,所以,攝影對鐵道迷而言,重點是在於全程拍攝、錄影或是火車種類的相關紀錄,不要小看這些事情,鐵道攝影投入越深,我越佩服與尊敬這些鐵道文化紀錄前輩們,尤其早期戒嚴時代,要去記錄、拍攝火車,真的是冒著被警總或守衛鐵道部隊逮捕的危險,當台灣鐵道有任何新車引進、試運轉,或是火車退休,鐵路改道…等等,那真的是叫做沒日沒天的等候,而且他們也從不圖什麼利益(其實也沒什麼利益可圖),卻還要自掏腰包,他們有的就是紀錄美麗台灣鐵路的使命與目標,比起那些天天用嘴巴喊愛台灣的政客們,這些無名英雄們,才是真正默默的在為台灣鐵道歷史變化,真實的紀錄與保存。
而鐵道攝影是從攝影角度切入,台灣早期也鮮少有鐵道攝影師,這幾年才慢慢增加,世界上最多鐵道攝影師在日本,所以,台灣鐵道攝影,被日本影響較大,當然,鐵道攝影久了,也會像鐵道迷會做的事情,去追逐拍攝某些較特殊的火車或準備改變的鐵道,這算是後話啦!
趕快把話題拉回來,「什麼是鐵道攝影」?既然是攝影,所以,攝影書上或課程上所談的,除了微距攝影用不到之外(目前還真沒看過有人用微距拍攝鐵道),其餘拍攝手法、攝影器材、工具、構圖方式,都會運用到,只是攝影的主體或是攝影背景都會跟火車、鐵道有相關聯,這也是鐵道攝影很辛苦的原因,因為在風景、晨夕、鳥類/飛行器攝影,光影與拍攝點都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素,當然鐵道攝影對於這些因素的講求,全部也都是需要的,這些在往後的文章中,會再慢慢跟大家分享。
會在開版文提到鐵道攝影要注意的一些事情,實在是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拍火車的危險性,也未體察火車速度的驚人,尤其火車電氣化後,如果沒有很專注去聽,很難聽到火車到來的聲音,尤其火車不像汽車,可以在極短的距離煞車,再加上火車快速奔馳而過,如果人距離它不夠遠,會被火車經過的狂風給捲入,或是被掃倒,這是一般人在剛開始拍火車或好奇拍火車時,不會特別去想到的。
那鐵道攝影要注意的那些事情呢?首先就是千萬不要闖入鐵道淨空空間,在月台就是黃線範圍內,在鐵道路線就是圍牆內或是水溝/電纜溝內,那是高危險區,尤其千萬不要去走鐵軌,或是站在鐵軌上拍火車,甚至站/坐在鐵軌上拍照,除了違法之外,真的很容易出事情!畢竟火車這麼重又這麼大,撞到存活率極低!
再者鐵道攝影最好使用長焦段拍攝(60mm以上),如果要較近拍攝,請使用穩定性較佳的三腳架與快門線,人務必要蹲低,當火車到來時,更不要亂動,因為雖然你人是在鐵道淨空區外,但是,火車駕駛員遠遠看來,尤其是在鐵路彎道,還是會被遠處走動的人給嚇到,因此,鐵道攝影對焦方式有別於其他攝影方式,在之後的文章會再撰文跟大家分享。
如果是遠距離拍攝火車,那要注意的是防曬與避免中暑囉,因為,很多最讚的貨物列車,幾乎都是日正當中時才會出現,而就我目前的經驗,鮮少有極佳攝影點是可以躲太陽的,所以,站在無遮蔽物的山坡上2-3小時,算是家常便飯,其他有關鐵道攝影要攜帶的工具、器材,後文再逐一跟大家來分享囉!